禅都微信首页 | 联系方式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业务领域 > >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解读劳动合同法

来源: 编辑: 人气:18 发布时间:2015-12-1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该法案的出台,对原有的劳动关系立法模式将会有重大的调整,对企业人力资源现有管理方式,企业用工成本与用工模式等将带来全方位的影响。企业如何规范劳动用工,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思路,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避免劳资冲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将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核心的旧的劳动关系法律规范相比,《劳动合同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将面临重大惩罚。关联条款:第10、82条。 《劳动合同法》对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以及不签劳动合同的罚则做了明确而具体的界定。劳动合同可以将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确定下来,对于企业规范用工,减少劳动争议产生后的举证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对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规定更加细化。 关联条款:第14、82条。《劳动合同法》对于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比《劳动法》更加细化,体现了引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长期劳动合同的立法精神,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应当注意到,无固定期限合同不是终身制“铁饭碗”,只要符合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无固定期限合同同样可以解除。 

       三、 严格限制违约金的适用范围。 关联条款:第22、25条。《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的适用范围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规定违约金仅限于竞业限制和专项技术培训两种情形,这就意味着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无法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细化违约金有关条款的具体法律规定,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实将起到重要作用。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在不能约定违约金的情况下,如何举证员工违约行为所给单位造成的实际损失,以合法有效的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将成为用人单位新的研究课题。 

      四、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经济补偿总体成本增加。关联条款:第44、46、47条《劳动合同法》对于经济补偿的标准更加具体,取消了对补偿期限的限制,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合同自然终止,也规定了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制度。 

      五、 对劳务派遣制度的规范。关联条款:第57-67条《劳动合同法》填补了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立法空白,其立法本意是对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有利于更好的解决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劳务派遣用工却无法可依的难题,但实际上,由于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劳务派遣制度却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规避建立劳动关系、规避同工同酬的一种新的途径。与《劳动合同法》同期出台的有关劳动的法律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立法日臻完善,这也进一步说明国家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充分重视和决心。新时期如何解决劳资关系,使企业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依赖不正常的低用工成本发展的思路,创立新型的和谐的用工制度,是每一个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撰稿:闫克红)


上一篇: 没有资料

下一篇: 解读民事诉讼法

Copyright © 2017 chan capital law fir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00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