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业务领域 > > 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广东遭遇技术性用工荒:东莞佛山转型升级企业技工难求
来源: 编辑:禅都小编 人气:11 发布时间:2017-2-16

2017021505:37 21世纪经济报道



clip_image001.jpg



  本报记者 杜弘禹 佛山、东莞报道

  在劳动力整体供不应求的背景下,随着广东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技能型人才缺口日渐显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在佛山和东莞调研发现,这已成这两大广东制造业重镇的诸多转型升级企业的普遍烦恼,并逐渐演化成企业与务工者以薪酬待遇为核心的博弈。

  每年元宵节一过,广东就进入劳动力市场最为活跃的时候。返城务工人群将大大小小的招聘会挤得水泄不通,企业则施展出浑身解数争抢人才,备战新一年的生产经营。

  211日,在东莞的一场招聘会上,宋学明眉头紧锁地坐在桌子后。他是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此次带着60多个岗位前来招聘,主要招技术工人,但情况并不理想,最终只招到不足10%的人。他感慨技工难招:很多都是工资谈不拢。

  而在招聘会外的楼梯口,几名务工人员正抽烟闲聊,话语间有人笑骂企业工资都不高,要求倒挺多,还有人分析道:技工不愁没人要,晾一下,多挑几家。

  这是当前广东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缩影。

  在劳动力整体供不应求的背景下,随着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技能型人才缺口日渐显现,成为一大困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在佛山和东莞调研发现,这已成这两大广东制造业重镇的诸多转型升级企业的普遍烦恼,并逐渐演化成企业与务工者以薪酬待遇为核心的博弈。

  这一现象背后,一是现阶段转型升级企业的效益和产品附加值仍不够高,难以支撑企业进行更高端的人才要素投入,尤其是中小企业;二是技能型人才存在根本性短缺,没跟上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造成劳动力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

  技工难招,企业转型缺人才

  对于广东的多数制造业企业来说,春节过后的头等大事就是招聘。

  我们初十开工后马上招聘,第一波已经招到500人了,但还差400人。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总顾问钟永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该企业正通过招聘会、网络和猎头公司等渠道,希望抓住元宵后的务工高峰期招人。

  相信可以招满,否则很麻烦。钟永隆说。

  广东在劳动力总量上仍存在一定缺口,如广州缺口为18.16万人,佛山缺口为8万人(广州市和佛山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数据)。但是,随着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以及务工人员返岗率维持较高水平,节后广东劳动力市场整体上波动不大。广东省人社厅也预测,今年节后将有超过9成外省务工人员返粤,加上新入粤劳动力补充,企业用工将逐步恢复正常。

  相比整体上的用工缺口以及普通工人招聘问题,当前广东制造业企业在节后招聘时的突出难点在于,企业招不到技术型、管理型等高端人才。

  东莞市翔龙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面临这样的难题。211日的招聘会上,这家不需要普通工人的企业希望能招到60余名技术、管理类人才,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该企业的HR总监宋学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当天前去咨询的应聘者并不多,条件能谈得下来的就更少,最终也仅招聘到不足10%的人。

  而宋学明的遭遇并非孤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由于技能型人才存在根本性的短缺,加之广东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速,技能型人才缺口日渐显现。近期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广东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企业用工监测数据显示,当季广东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职业中,前五位里就有两个是技术类工种。

  这种劳动力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象,在作为制造业重镇,并且近年产业转型升级迅速的东莞、佛山两市显然更为突出。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在分析今年的节后用工情况时表示,该市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缺工,最为突出的就是转型升级企业缺高技能人才。

  数据显示,2016年东莞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8.5%38%,并筹谋进一步提升,以支撑该市迈进万亿GDP俱乐部。佛山则在装备制造业上一路高歌猛进,2016年增加值增长12%,并力图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同时,两市均在大举开展机器换人、智能制造,并且发力工业机器人(20.3700.05,0.25%)产业,逐步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转向创新、人才密集型产业。

  以东莞为例,截至2016年底,该市已有1485个项目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实施后将减少用工8万多人。不过,在减少普工的同时,也要求企业增加技术人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多场招聘会上看到,与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相关的一些岗位出现在不少企业的招聘广告上,如机器人维护、机器人编程等。在一家企业的招聘海报上,自动化制造工程师这一职位甚至用黑笔圈出,并写上急招二字,尤为显眼。

  该企业一位不愿具名的招聘人员说,该企业的电子产品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后,普通工人的用量减少三分之一左右,但相应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不少。

  这种巨大的技能人才需求反映到现实中,表现为僧多粥少。东莞智通人才市场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前述招聘会来看,对比去年,企业增长30%左右,而人才仅增长10%左右。而从趋势来看,广东转型升级企业的技术人才需求仍将维持增长,矛盾待消解。

  薪酬博弈,不涨薪招不到人

  在明显的卖方市场下,与焦急的企业不同,技术工人掌握着主动权。

  不过,更多的时候,尤其是在节后招聘这种集中且具有一定风向性,加之时间特殊的关口,这种供需矛盾演化成企业与务工者以薪酬待遇为核心的博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调研中看到,东莞、佛山两市制造业企业为技术型人才开出的月薪普遍不低,少则5000元,多则过万。211日东莞的一场招聘会上,技术人才薪资水平约为6000-12000/月,个别企业甚至开出22000/月的薪资招聘工程师。

  此外,27日佛山举办的今年首场招聘会上,不少企业为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热门技术岗位开出超过8000/月的工资。据主办方介绍,与去年相比,佛山今年的技术技工类岗位的招聘薪酬稍有上升趋势,升幅为5%20%

  我们也涨薪了,普工涨3%左右,技术工涨10%钟永隆说,虽然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规定,加之现在环境这么困难,可以不涨薪,但是不涨根本招不到人。

  不过,更大的尴尬在于,不少企业涨薪后仍难招到技术人才。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不少就业者仍对薪酬不满意,或是希望等待更高开价。

  宋学明就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当天之所以只招到不足10%的人,原因就在于有意应聘的人中,不少对该企业开出的工资水平感到不满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现象与劳动力供不应求有直接关系,但从根本上来看,更是反映出现阶段广东转型升级企业的效益和产品附加值仍然不够高,导致难以支撑企业进行更高端人才要素投入,尤其对诸多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近期,东莞召开的一次全市大会上也分析指出,当前东莞企业的规模和效益存在较大不足,并且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企业成本敏感性强,始终感觉风险如影相随。

  因此,广东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面对的人才困境的破解,既需着眼于提高高端人才的有效供给,亦需用人企业在效益上有所提升,才能用得起人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还发现,受高居住成本影响,一些原本在深圳工作的人,节后选择到佛山、东莞务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地高端人才缺口起到填补作用。

  另一个更为具体的现象是,近年来随着东莞一些外资企业离去,或者规模缩小,一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逐步转移到当地正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中,支撑后者发展。

  蒋礼斌就是一个例子,他工作10余年的日本企业在年前转移至东南亚,拿到一笔遣散费后重新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过去工资约1万元/月,在当天的招聘会上,很快就有两家企业表示愿意以差不多的工资招他。

,在当天的招聘会上,很快就有两家企业表示愿意以差不多的工资招他。

  下周去企业面试再看一看,如果环境和管理好的话就去了。蒋礼斌说。(编辑:李博)

 





广东禅都律师事务所
总所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简平路1号天安创新大厦B座1103-1106
三水分所地址: 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鲁村路6号万景豪园1座802


COPYRIGHT © 2017 广东禅都律师事务所.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000399号